长江新动能基金总经理陈卉:未来3至5年持续聚焦未来产业和科技创新,耐心资本赋能上市公司
炒股就看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文/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

9月21日,在上海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,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在此盛大启幕,以“未来产业与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”为主题,汇聚了全国范围内近300家上市公司、250余家国资机构及800位产业与资本领域精英。
在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期间,长江新动能基金总经理陈卉在接受了新浪财经采访,她表示在未来3至5年,基金将持续聚焦未来产业和科技创新,尤其是人工智能、芯片、光电子、低空经济等方向。同时,作为长江产业集团并购与证券事务部的一部分,基金将更注重战略协同和产业赋能,力求与上市公司实现长期共赢。
陈卉强调,长江新动能基金不仅管理着300多亿元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基金,还承担集团战略投资和并购职能。在投资理念上,她指出,基金不会盲目追逐“风口”,而是以耐心资本的角色关注企业长期价值。与市场化机构不同,基金更加看重与集团、地方产业的融合度与协同度。她直言:“我们要思考的不只是上市公司能带来什么回报,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为上市公司做什么。”
在赋能路径上,陈卉提出,国有资本的优势在于既能在关键时刻“雪中送炭”,也能提供产业资源、实验室孵化和长期陪伴。基金的支持不仅限于资金投入,还涵盖项目导入、资源协调、技术孵化等方面。她表示,这种耐心资本的特性,使基金在投资过程中能够主动推动企业发展,而非被动接受投资结果。
谈及风险与收益的平衡,陈卉认为,风险控制是底线,而收益则体现在多维价值中。“我们希望在投资之初就明确能否为企业赋能,并与上市公司共同推动第二增长曲线,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合作伙伴。”
在过往案例方面,陈卉介绍,基金不仅投资这类科技创新项目,也通过纾困基金支持了等企业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今年,基金推动通过体外孵化并购项目并最终装入上市公司,不仅提升了企业市值和盈利能力,也为基金带来超过50%的投资回报,充分体现了国有资本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共赢。
对于AI大模型、合成生物、固态电池等热门赛道,陈卉明确表示,长江新动能基金将坚持差异化定位,聚焦资本市场相关的上市公司股权与并购投资,而非上市股权投资则交由集团旗下创投基金负责。“我们更看重产业协同和战略落地,而不是盲目跟随热点。”
陈卉总结道,长江新动能基金的使命不仅是投资回报,更在于通过耐心资本与战略赋能,推动上市公司与集团、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,实现共同成长和长期价值创造。
新浪声明: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,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